作者 齐美山 潘颖慧 毕海云
沂源县审计局聚焦“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目标,深入开展医疗系统专项审计调查,通过“点穴问诊、精准把脉、对症开方”三剂良方,全力构建高质量医疗保障体系,让群众就医更有“医靠”,切实守护百姓健康福祉。
一是点穴问诊摸实情,锚定群众关切点。深入卫健、公立医院等部门单位开展座谈调研,建立涵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医疗卫生领域政策清单和法规库,明确医疗收费、药品耗材管理等重点审计事项。结合不同医院医疗保障职责,编制中医诊疗、精神疾病防治等特色医疗服务审计操作指引。系统分析12345热线、信访举报等事项,从任务完成度、群众满意度等方面找准监督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全方位摸清医疗卫生服务现状。
二是精准把脉查病灶,筑牢医疗保障线。实行“线上分析、线下延伸”双轨并查方式,采集医疗机构HIS管理系统数据100GB,清洗整理形成病人就医信息、住院费用明细等标准化表格80余张,建立急救车辆管理、监护补助发放等数据分析模型,通过模型筛选分析审计疑点,揭示违规对外承包科室、超范围标准收费等问题。撰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助发放不规范问题亟待规范》等审计专报,推动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建章立制6项,为筑牢医疗保障防线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对症开方促整改,守护百姓健康钱。发力“审计—整改—规范—提高”链条,联合县人大召开审计整改督导会,共同研判分析涉及的历史遗留、疑难复杂等情况,举办全县医疗机构整改培训会。督促卫健、财政等部门开展清产核资和医用耗材管理等专项整治,整改情况直报县领导。推动老年人优待政策省级补助、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资金发放到位,促进及时支付药品款,退还多收取的材料费、监测费、诊疗费等费用,切实保障百姓利益,让群众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