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位一体做好“下半篇文章” 审计整改进一步彰显权威高效要求
今年以来,山西省各级审计机关以扎实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为牵引,把推动审计整改落实作为提升审计监督质效的重要环节,建章立制、源头控制、督促检查、严格把关,着力解决审计整改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相关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审计整改更加彰显权威高效要求。一是建章立制夯基础。省厅修订完善《山西省审计厅审计整改督查管理办法》,细化明确整改分类和结果认定、整改台账和销号管理、职责分工、督查内容和方式等4个核心环节,突出审计整改工作全口径全周期规范管理、闭环管理,按照“谁审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对口谁负责”原则,推动整改落实。全省11个市审计局也都结合实际相应制定或修订了审计整改督促检查的相关制度办法,明确督查职责、规范督查流程、强化结果运用,全省上下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审计整改督促检查管理体系,为科学规范开展审计整改督查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抓好枢纽控源头。省厅全面落实审计质量分级负责制,强化审核复核审理在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中的枢纽作用,在把握总体的前提下,突出对审计整改要求、整改类型和整改时限的审核复核审理把关,着力纠正相关承审单位重定性定责、轻审计整改要求的旧思维、老做法,从源头上保障审计整改要求提得实提得准,可操作能落地。1至6月,省厅共审理审计项目45个,审计整改要求方面提出审理意见34条。三是强化督查压责任。将审计整改督促检查和审计业务质量检查统筹考虑,制定《山西省审计厅2025年度审计整改督促检查和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工作方案》,重点对相关市县审计项目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和审计业务质量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促进各级审计机关依法履职尽责。建立健全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作机制,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各有关市县也积极主动作为,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逾期未整改问题进行通报,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采取印发整改督办函、提醒函等方式进行督促,压紧压实被审计单位审计整改的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四是严格把关重实效。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台账,将整改情况纳入整改信息系统集中管理,整改销号实行分级复核机制,整改结果经承审单位和分管领导审核后,提交整改督查部门进行复核,对证明性材料不完整、未完成整改的不予销号,直至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