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各级审计机关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关注资金使用绩效、政策落实成效和部门协作机制,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监督保障。
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启动荒漠化综合防治“三北”工程攻坚战专项审计调查工作。自2025年8月至9月,由省、市两级审计机关同步对所辖区域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工程进行审计。审计范围涉及自治区林草局、中卫市、盐池县等10个市、县(区)、贺兰山等5个自然保护区和部分国有林场。审计内容覆盖宁夏“三北”工程六期规划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宁夏战役部署的五大重点任务以及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等三大重点项目。此次审计聚焦生态保护修复政策落实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情况等四方面内容,重点关注宁夏“三北”工程六期规划与国家及自治区相关重大规划有序衔接、科学绿化有关政策落实以及荒漠化综合防治效果、中央预算内投资及“三北”工程财政补助资金使用绩效等相关内容,涉及荒漠化综合治理面积450万亩。
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在开展六合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情况专项审计中,围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重点审查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河湖长制和林长制执行、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等政策的落实情况,重点关注政策执行不到位、机制衔接不畅等问题,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对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标准与“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约束性指标,重点关注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揭示环境质量未达标或指标恶化的领域区域。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重点审查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环境监测能力提升等各类专项资金的筹集、分配、拨付、使用及结余情况,以及土地出让金、水资源税等征收管理情况。
山东省青岛市审计局在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重点关注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情况,全面了解污染防治资金的立项审核严谨性、资金支付进度合理性等关键环节。通过对重大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的执行有效性、“预算执行与绩效实现”双监控机制的落实情况进行系统核查,既关注资金流向的合规性,更强调实际产出效果。审计人员深入污染防治项目现场,比对项目申报及验收资料,实地检查项目生态效益,验证污染防治资金使用成效,推动污染防治资金精准投入、环保项目高效运转。
安徽省蚌埠市审计局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生态环境监管与审计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从建立计划协商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成果共用机制、整改共促机制四个方面加强协作配合。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监督检查计划前双方互相征求意见,共享相关数据资源,生态部门向审计部门提供以往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助力做好审前调查,审计部门将问题及时移送生态部门,为生态环境执法提供线索,对于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反映问题原因复杂、整改难度较大的,审计部门可邀请生态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讨论后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