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赤壁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该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进行审前调查,旨在全面摸清底数、精准锁定重点、有效防范风险,为后期审计夯实基础。审计组通过三项举措,全面推进调查工作。
一是梳理政策依据,夯实审计工作的“法治根基”。研读近年来国家及本市出台的重大教育改革政策、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准确把握教育领域的改革方向、重点任务和考核指标。全面收集涵盖重大教育决策程序、教育经费管理、专项资金使用、政府采购、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文件。通过对政策法规的“地毯式”梳理和“精准化”提取,确保审计人员始终循法而行。
二是聚焦调查重点,拟定审计查证的“行动指南”。结合教育系统行业特点和实际,构建清晰的审计框架。通过搜集教育领域资料、调阅以往审计报告、财政检查、巡视巡察等材料,初步掌握被审计单位重大经济决策流程、内控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财政财务收支规模,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环节。通过围绕经济决策权、执行与监督权以及个人廉洁自律等经济责任核心内容进行座谈,迅速摸清底数、发现疑点、厘清责任。
三是优化方式方法,提升审前调查的“综合效能”。坚持数据先行,采集市教育局及相关下属学校的财务、业务和管理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初步筛查与关联比对,着力从海量数据中识别异常和规律性问题,实现从“大海捞针”到“精准定位”的转变。同时,强化联动协同,加强审计组内部成员的交流,探讨教育领域的高风险点。与财政部门开展教育专项信息沟通与协作,整合监督资源,形成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的多维认知,为实施“精准审计”做好充分准备。
赤壁:三项举措提高审前调查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