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仙桃:‘三向发力’推动‘三大行动’走深走实”
仙桃市审计局紧扣全省审计系统“干部素质提升年”“科学规范提升年”“审计作为提升年”行动的总体要求,从队伍建设、制度规范、成果实效三个方向集中发力,以扎实举措推动“三大行动”落地见效,为服务仙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审计支撑。
向“人”聚焦,锻造过硬审计铁军。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推行“党建+审计”模式,实现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构建“党组领学、支部研学、大会践学”三级学习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干部准确把握新时代审计职责使命,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审计实践中。二是深化专业能力筑基。完善分层分类培养体系,以实战导向锻造专业铁军。实施“青蓝接续提能工程”和“审计青年成长营”,今年来共选派8名优秀年轻干部参加省统一组织交叉审计,以审代训提升系统思维和业务能力;选派业务骨干20人次参加纪委整治及省、市巡视巡察等工作,锤炼政治敏感性与复杂问题处置能力;开展“审计大讲堂”“干部上讲台”活动,提升领军人才“能写、能说、能干”的综合素养。三是锤炼严实作风塑形。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全局干部赴汉江监狱“沉浸式”学习等方式,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推进“清廉科室”“清廉项目”创建,弘扬“以德立身、以勤立业、以廉立审”价值观,营造机关清廉文化氛围。细化廉政风险防控流程,将纪律要求嵌入审计项目全周期管理,对审计组执行廉政纪律实施动态监管,纵深推进清廉审计建设。
向“规”聚力,夯实审计质量根基。一是健全制度体系强保障。修订完善《审计项目全流程管理办法》及审计业务指南与操作规程,填补空白、更新滞后条款,构建起贯穿审计项目“计划-执行-监督-反馈”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模式。编制《审计业务文书格式模板汇编》,明确业务操作规范与文书质量标准,防范因格式内容问题引发的质量隐患。完善审计执法风险防范机制,明确银行账户查询、外聘人员管理等权限职责。二是优化过程管控提质效。建立可视化动态监控机制,运用“黄灯”预警、“红灯”督办等手段跟踪项目进度,对滞后项目及时通报,对进度较慢的项目一对一督促。同时通过现场督导、工作调度、中期汇报等方式,及时解决重大事项和疑难问题,推动质量管控贯穿全过程,严格要求各审计组在规定时限内高标准完成任务,力促审计工作质效双提升。三是深化科技赋能拓维度。构建基础数据资源库,完善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数据快速获取与互通,为审计工作筑牢数据根基。在市财政审计、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调查等重点审计项目中,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审计分析模型37个,精准筛查疑点、锁定重点,有效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向“效”突破,彰显审计监督价值。一是聚焦中心大局谋实策。紧扣建设“五个仙桃”目标,强化支点意识,找准审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聚焦重大政策落实、大财政体系建设、领导干部权力运行、重大建设项目投资、生态环境保护、涉企涉农惠民资金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是深化研究型审计出实招。将研究型理念贯穿始终:审前建立“全维度、穿透式”研究机制锁定审计靶心;审中严格遵循“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双向研究主线;审后强化成果转化与综合分析,今年来向市委审计委员会报送综合报告4篇、审计专报6篇,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参考。2024年度审计工作报告获市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在维护经济安全、揭示风险隐患、推动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狠抓整改落实求实效。严格落实整改台账管理和销号制度,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2024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率达96.5%。强化整改跟踪检查和“回头看”,进一步深化审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的贯通,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作为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各类监督重点,促进被审计单位改深、改实,切实构建“审计+”大整改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