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乘势而上 顺势而为 开创连云港市镇街内审工作新局面
作者 王金余 王景泉
近年来,连云港市审计局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探索镇街内部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开创镇街内部审计工作新局面。截至目前,全市镇街已全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
一、坚持深“谋”而动,形成“体系链”。在部署实施上“先行一步”,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出台后,市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镇街内审推动工作,分管领导多次带队赴兄弟省市学习考察,吸取借鉴好的经验做法。同时深入全市6个县(区)、1个功能板块和10个镇街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专题调研,传达内部审计工作精神,摸清全市镇街内部审计工作现状,提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具体要求。坚持每年将镇街内部审计工作纳入全市内部审计工作计划予以明确。县(区)审计机关均结合自身实际,广泛开展座谈交流,谋划推动镇街内审工作开展。
二、坚持循“据”而行,打造“制度链”。通过市本级示范引领、县(区)联动发力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效应,做到制度上“独树一帜”。一方面,市本级发挥带动效应,出台的《连云港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明确乡镇、街道应当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或者明确内部机构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并配备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市局择优选取赣榆区柘汪镇率先试点,对镇街内部审计机构设立、人员配备、职能履行及工作开展等进行全面完善。另一方面,县(区)级层面积极跟进,均择优选取镇街跟进开展试点工作,明确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及工作推动等要求。推动部分镇街挂牌成立审计委员会,建立完善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审计权限等制度,并挂图作战。
三、坚持顺势而为,优化“人才链”。《连云港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出台后,柘汪镇在全市率先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配备4名专职内部审计人员,设立独立办公场所。镇街内审工作试点推进后,其它镇街顺势而动,均成立了内审机构,配备了内审人员。市、县审计机关通过联合举办内审培训班、选派内审指导员、开展以审代训工作、设立乡村振兴大学生实践基地,组织评比表彰等方式,提升镇街内审人员业务素养,激励内审人员有位有为,更好地促进镇街内部审计工作向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