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利川:全流程精准发力 谋划‘科学规范’新局面”

今年以来,利川市审计局紧扣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系统思维构建审计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通过顶层设计、科学实施、数据赋能、闭环管理四大举措,扎实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推动审计监督效能实现新突破。

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服务发展大局。坚持从政治高度和全局思维出发,统筹谋划审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自觉在推动发展大局中找准审计定位。紧扣奋力打造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围绕涵养大生态、发展大产业、建设大数据、普惠大民生的发展思路,建立“调研+论证”双轨立项机制,广泛征集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审计项目建议,多角度评估论证立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围绕重点领靶向发力,科学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确保审计监督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突出科学实施,全面把牢审计质量。围绕审计质量“生命线”,实施“穿透式”审计,构建更加成熟完善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一是在审前准备上下功夫。全方位了解被审计对象的业务性质、职能职责范围、业务管理流程等事项,在扎实做好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审计实施方案评审会,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可行的行动指南。二是在现场审计中谋效率。落实逐级管控机制,通过审计组日碰头会、项目进展周研讨会、审计重大事项专题会三项制度,通过横向交流和纵向指导,及时调整审计方向,把控审计重点,提升审计效率。三是在审计信息里显价值。针对审计发现的重大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形成审计专报,聚焦于领导关注的焦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节点、人民群众的关切点等多方面、多层次地解读和阐述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揭示问题的本质和趋势,着重分析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并提出可批示、可落实的审计建议,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推进数据赋能,构建智慧审计体系。一是对所有审计对象实施分类管理和总体规划,建立审计对象库,及时掌握应覆盖、已覆盖情况及变化情况,判断审计间隔的合理性,推进实现审计全覆盖。二是针对被审计对象涉及业务多、范围广、专业性强等特点,各科室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法律法规,建立政策法规库,及时更新完善,提升法规引用准确性。三是完善规范化数据采集机制,制定业务数据采集标准表,依托定期采集和项目采集,探索形成业务数据库,深入挖掘数据资源价值。通过建立“三个库”,搭建智慧审计平台,适配不同领域的应用场景,以智慧审计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完善闭环管理,确保审计监督实效。切实加强审计整改全口径、全周期规范管理,探索建立审计整改工作流程、结果认定和销号管理办法,实行问题编号、跟踪督促、情况反馈、整改销号的闭环工作机制,以规范化管理把牢审计整改关口。严格落实动态管理机制,强化跟踪督促检查,开展审计整改“清零”专项行动,确保整改无盲区、无死角。深化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健全审计查出重大问题线索移送、查办和反馈机制,打好审计整改“组合拳”。

利川全流程发力谋划”科学规范”新局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