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宝:筑牢‘查改治’全链条 推动审计整改提质增效”
近期,荆门市东宝区审计局聚焦问题整改全流程,以“发现问题—推动整改—成果转化”为主线,构建起环环相扣的监督闭环,推动审计监督从“查病”向“防病、治病”延伸。
精准靶向定位,筑牢整改根基。坚持问题导向,以“查准、说透、做实”为目标,强化审计问题发现与研判能力。创新推行“三审三准”工作法:审数据源头,运用大数据比对、实地核查等手段,确保问题事实清晰、证据确凿;审政策依据,严格对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定性精准、尺度统一;审责任主体,厘清权责边界,确保责任认定科学合理。通过建立问题多维分析机制,不仅揭示表面问题,更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历史成因、制度漏洞和管理短板,精准锁定责任主体。同步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张清单”,为整改工作提供清晰路径。从被审计单位实际着手,从制度完善、流程优化、监管强化等维度,提出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审计建议,为整改工作提供精准指引。
强化跟踪问效,推动整改落地。构建“台账管理+动态预警+全程督办”的整改推进机制。审计项目结束后,第一时间向被审计单位下达问题清单,明确整改内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销号”。创新建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对整改难度大、涉及面广的复杂问题标注红色,纳入重点督办清单;对按计划推进的标注绿色,持续动态监测;对进度滞后的标注黄色,及时预警提醒。通过定期发函提醒、实地督查、约谈督促等方式,全过程跟踪整改进展,详细记录整改措施、阶段性成果。定期开展整改“回头看”,召开整改推进会,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采取约谈提醒、下发督办函、挂牌督办等措施,层层压实责任,推动问题真改实改、标本兼治,确保整改完成率、销号率双达标。
深化成果运用,释放监督效能。打造“成果共享、风险共治、协同监督”的工作格局。横向联动,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将审计结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和干部监督管理体系,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督查机制,形成监督合力。纵向深挖,定期组织审计案例研讨会,对典型问题开展“解剖麻雀”式分析,系统梳理全区共性问题和行业个性问题,形成风险预警清单和制度完善建议,为领导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警示震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通过制发审计要情专报、召开专题督办会、全区通报等形式公开曝光,推动各单位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以点带面”“以案促改”,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建设性作用,为促进区域治理规范化贡献审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