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市注册税务师协会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召开座谈会 共绘“产学研用”育人新篇
6月24日,重庆市注册税务师协会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召开交流座谈会,双方聚焦跨境财税合规人才培育、产学研平台搭建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为深化行业产教融合注入新动能、开拓新格局。
重庆市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耿青,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二级巡视员、市税协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建军,市税协副会长张万康,副秘书长杨杰,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彭程,四川外国语大学计划财务处处长、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代彬,党总支书记王婷等领导出席会议。
座谈会上,耿青首先对彭程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全面介绍了税务师行业发展现状、人才队伍建设成果及产教融合创新实践。耿青强调,市税协始终坚持以“平台共建、实践共育、双师共培”为路径,已为多所高校提供就业和实务教学资源,与高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共同体建设。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合作维度、创新协同模式,通过学科融合构建复合型人才体系、以平台共建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圈,为地方经济发展与国家税收改革注入更多专业力量。
黄建军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税务师行业以专业服务与合规发展为基石,社会公信力稳步增强,行业影响力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市税协与高校始终保持高频互动,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持续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为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税务师行业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希望高校要加大对学生们综合能力培养和锻炼的力度,培育“专中带精”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适应行业未来发展需要;张万康就税务师考试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希望高校加强对税务师行业的宣传,提升社会影响力和认同感。
彭程重点阐述了川外在多语种教学与跨学科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及学院在“服务企业出海”跨境财税人才培养领域的创新成果。他表示,税协的行业实务经验与高校的学术科研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双方合作可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需求,有效破解复合型人才培养与输送难题。王婷围绕党建引领下的合作机制建设,提出“党建+产教融合”实施方案,旨在以产学研平台为纽带优化资源配置,着力解决学生实习就业中“平台短缺、岗位散配”等现实困境。
经过充分交流,双方就课程共建、学术联动、就业指导、资源共享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未来将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重点培养“多语种+财税合规”兼具国际视野与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教学资源与行业需求的高效整合,为国家财税治理现代化和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是市税协与高校在产教融合领域又一次创新探索,不仅为双方后续建立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了良好开端,更为深化协同育人、推动行业发展创造了重要契机。下一步,双方将以“人才链”激活“创新链”,通过深化人才培养、课题研究、学术交流等多维度合作,实现服务国家战略、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培育优质后备人才的三方共赢机制,为重庆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税收改革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