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山审计:抓实三农决策落地 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作者 陈文忠 方慧

今年以来,通山县审计局紧扣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在县的落实落地,精准把握“三农”审计新要求,以审计监督为抓手,着力推动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转化为乡村振兴与发展的实效。

一是谋篇布局下好“政策棋”。坚持政策导向,统筹“查微观”与“促宏观”相统一,聚焦全县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针对财政、农业农村、乡镇等部门履行重大经济事项的情况开展深度调研,并结合通山特色产业布局与职能部门工作特点,精准建立“职责清单+风险图谱”双维度分析模型,科学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实现从“微观问题查纠”到“宏观政策落地”的全链条监督。项目实施以来,已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多项措施落地,转化为惠农富农实效。

二是统筹联动下好“监督棋”。坚持成果导向,整合财政、经责、投资等领域审计资源,采取“融合式+嵌入式”监督模式,将农业专项审计与部门预算执行、领导干部经责等审计统一部署、同步实施,以资金安全、项目实效为切入点,重点关注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检查大畈镇枇杷、闯王镇沙梨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后劲,以及农村道路、住房用水、人居环境、文化设施方面建设成效,力争实现“一审多果、成果共享”的效果。审计就“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出建议3条,推动建立《通山县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管理制度》等制度办法5项,形成审计协同多部门监督合力。

三是科技赋能下好“创新棋”。以创新提质增效为目标,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搭建“三农”审计数据平台,实现全县农业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数据覆盖,聚焦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遵循“总体分析—疑点定位—现场核查—系统研判”思路,将大数据疑点分析与一线调查取证深度融合,确保现场核查“见人、见账、见物”。截至目前,已查出惠农补贴监管不到位、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23个,督促相关部门边审边改、立行立改,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与农民增产增收,推动更多惠农政策转化为农民触手可及的实事。 

通山审计抓实三农决策落地 赋能乡村振兴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