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汉市江汉区审计局在街道经责审计中,以“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为指引,聚焦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围绕“科学研究、学深查实、规范流程、范式推广”四个方面强化审计,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科”学研究,深度开展审计调查。针对街道经责审计覆盖面广、政策性强等特点,根据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绩效目标和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收集梳理民生保障、公共管理、社区服务、城市治理等与履职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广泛采集民政、残联、卫健等业务数据和财政支付、资产管理财务数据,与被审计单位党政办、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等重点科室深入座谈,吃透政策、摸清数据,掌握项目“一手资料”,制定精准科学的审计实施方案。

“学”深查实,精准锁定审计靶向。深学细研政策法规,精准把握其适用边界与执行标准,揭示上级要求与街道执行之间的差异。一方面横向数据关联分析,如把死亡、低保、社保等基础信息与失能补贴、公租房、临时救助等数据关联比对,筛查应享未享或超标准、超范围享受的疑点线索;另一方面纵向追踪决策过程,关注街道巡查环卫服务、零星工程、垃圾分类等重点项目的政府采购、资金管理、执行效果等情况,通过“政策-决策-数据”三重穿透,由表及里、查深查实问题。

“规”范流程,严格控制审计质量。一是加强审计现场管理,聚焦审计现场、审计取证等关键环节,对疑点问题实行一般事项定期会商,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的工作机制,确保事实客观、证据充分。二是研判问题定性定责。区分街道主办职责,如在民生保障方面厘清街道的资格审核权限、资金发放方式等,对于难以突破和难以准确把握定性的事项,在审计组会议中充分讨论,必要时提前提请审理、局领导共同商议,客观评价审计结果。

“范”式推广,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一是问题防治主动化,针对审计中发现的国有资产管理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共性问题,加强指导和预警提示,推动街道自查自纠。二是经验推广常态化,总结提炼“政策-履职-决策-整改”清单式管理、“业务+数据”两线并行等做法,为其他审计项目提供范式参考。三是审计整改规范化。结合落实政策、完善制度、履行合同等实际研究制定规范化、具体化的审计整改措施,统一类似问题的整改尺度,提升问题整改质效。 

江汉:科学规范开展街道经责审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