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咸安:审计护航水域改造 激活生态渔业‘一池活水’”
作者 朱建新 汪洋
近期,咸宁市咸安区审计局聚焦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以2023年度集中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审计为抓手,通过“查标准、核资金、督实效”三维发力,推动水产养殖从“传统粗放”向“生态集约”转型,为区域渔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审计力量。
对标改造“硬标准”,筑牢产业根基。对照项目规划设计要求,审计组深入连片池塘现场,逐项核查塘埂硬化、进排水系统优化、增氧设备安装等建设内容是否达标,重点关注池塘标准化改造是否契合养殖生产实际需求,是否存在工程质量不达标、建设标准打折扣等问题,推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现代化渔业发展硬件基础。
严审资金“使用账”,守住民生底线。围绕项目资金拨付、使用、结算全流程,重点核查财政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是否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同时关注资金使用的经济性与效率性,坚决杜绝“重投入轻效益”“重建设轻管理”等现象,确保每一分资金都用在池塘改造、尾水治理的刀刃上。
紧盯治理“实效关”,守护碧水清波。聚焦尾水治理设施运行效果,通过实地查看沉淀池、生物滤池等设施运转情况,抽样检测尾水排放指标,核查治理效果是否达到生态环保要求,是否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水资源循环利用”目标,推动解决重改造轻治理、重建设轻运维的问题,实现水产养殖与生态保护双赢,让连片池塘既是“丰收塘”,更是“生态塘”。
此次审计以“查、核、督”闭环监督,既为项目规范落地“保驾护航”,也为生态渔业转型“铺路架桥”。下一步,咸安区审计局将持续跟踪整改成效,推动建立长效监管机制,让“丰收塘”与“生态塘”双向赋能,真正把审计监督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的持久动力。
咸安审计护航水域改造 激活生态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