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学规范丨创新工作模式、破解难点堵点……深入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
创新工作模式
坚持守正创新,树立统筹协同“新理念”。坚持全区审计工作“一盘棋”,在编排审计项目计划时统筹法定项目、审计署统一组织项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交办事项,加强与人大、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监督衔接,统筹三级审计机关年度项目和现场实施,强化不同类型项目融合衔接,避免对同一地区、单位、事项重复、多头监督。
坚持问题导向,探索保障发展“新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点核查忽视群众诉求、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整改,促进惠民政策落实落地;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问题,重点关注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坚持科技强审,用好数据创新“新手段”。推广“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大数据审计模式,加大分析力度,精准锁定问题线索,压减现场审计时间。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质效
辽宁省本溪市审计局多措并举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提质增效。
强化贯通协同。定期与组织、纪检监察、巡察、国资监管等部门会商,综合考虑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监督中的重点关注对象、纪检监察部门的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巡察反馈问题及国资监管重点等多重因素,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和重要岗位,增强审计监督的针对性。
聚焦重点领域。连续三年部署公立医院和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聚焦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医疗、国企改革举措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履行,国有资产管理等重点内容,着力揭示政策落实不到位、重大支出决策事项不规范、内部管理薄弱、国有权益未得到全面维护、国有资产流失等突出问题。
注重示范引领。坚持上下“一盘棋”,强化上下联动。组织县区审计人员参与省、市大型项目审计,以审代训。充分利用专项审计、专题调研等,对县区审计机关开展针对性指导。对计划制定、项目统筹、审计重点、责任界定、审计评价、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等内容进行讲解,对难点问题开展答疑解惑,带动基层不断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水平。
创新举措破解难点堵点
安徽省六安市审计局聚焦审计项目全流程质量管控,创新举措破解难点堵点。
把好审计“源头关”。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以及本地重大项目、重点工作等,深入研究找准审计切入点,确保立项精准契合市委、市政府关切。坚持“压数量、提质量”理念,谋划财政财务收支、经济责任、民生等7大类28个项目,对研究不深、论证不足、预期成果不突出的项目不予立项,从源头上管控项目质量。
筑牢质量“生命线”。强化现场时限管理,严格执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明确审计组长在现场时限要求,建立现场审理工作机制,推动审计风险在一线化解。
提升监督“附加值”。实施审计项目后评估制度,拓展审计成果运用,促进完善审计项目,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深入剖析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挖掘深层次体制机制原因。提请市委组织部将部分整改不力问题纳入“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压实整改责任。实行审计整改“一年两回头”机制,对2022—2024年实施的109个项目整改情况开展全面“大起底”,对超期未完成整改问题涉及的单位进行约谈和重点督办,确保问题彻底整改。